新加坡亚太非遗艺术展特邀艺术家之彭宇先生
彭宇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创作室画家。
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专业美展并多有获奖。
《乱云飞渡仍从容》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延安讲话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并在湖南展区获铜奖(2002年)
《冬天的故事》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金彩奖”(2003年)
《秋韵图》在中国美协主办的“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中获优秀奖(最高奖)(2006年)
《大山姊妹花》、《岁月悠悠》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当代中国画名家及中国画创作班优秀作品展”(2006年)
《老人的心愿》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齐白石奖"中国画大展中获银奖(2007年)
《逗你玩》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2009年全国中国画展”(2009年)
《白石老人》参加“融.聚-2009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2009年)
《盛装. 冰清玉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2010年)
《盛装. 苗家新春》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 (2011年)
《远逝的记忆》《闲逸时光》应邀参加2012“走近南岳-全国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2012年)
《荷风惠畅》应邀参加“大美西双版纳"全国工笔画学术展 (2013年)
《读书图》应邀参加"精微入玄——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2013年)
2012年参加“非同凡响,工笔湘军"——四人工笔画联展
2012、2013年间曾两次应邀为中央军委办公厅作画,并被收藏
2013年应邀为台湾著名作家林煌坤先生歌词新作《缠绵的影子》作主题创作画(林先生曾为邓丽君作词200多首,其代表作《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美酒加咖啡》等)
2015年应邀为中南海创作人物画《吉祥家园》并被收藏
其艺术业绩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等二十余部专业辞典,并被评为“全国人物画家名人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画院、中国美协及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单位和个人收藏,并被多家电视台、报刊杂志社等新闻媒体专题采访报导,出版有《中国画二十家--彭宇》、《彭宇人物画精选》等专集。
《新加坡国父》创作谈:
李光耀先生是我非常欣赏、敬佩的政治家之一。在其执政期间,律师出身的他,凭借自己超凡的神召影响力、远见卓识的天才判断力以及坚定果敢的执行力,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将新加坡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了“亚洲四小龙”之首,他用自己的人生缔造了一个传奇。观其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将一生都献给了新加坡。
为了恰如其分的塑造这位伟人,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我最终决定,采用概括洗练的半胸塑像式形象、再以高度写实手法来体现。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精准的塑造出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符合人物独特精神特质的形象出来。
在人物年龄的选择上,我着意选择李先生的老年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正是 一个男人思想最为成熟的阶段。对于新加坡来说,这一时期也是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更主要的是,李先生是一位长寿者,也是实际执政时间较长的领导人。对于李先生而言,这一年龄段的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另外,就美学角度而论,我窃以为,李先生这一时期的形象最具表现力。
在绘画处理上,我将重点首先放在了五官上,尤其是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此画中,我并没有将李先生的眼神简单刻画成踌躇满志或是高瞻远瞩的成功者神态,相反是较为复杂而内敛的。在这里,我想让大家感受到李先生的眼眸中既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又有充满危机感的忧患意识,既有长辈对后辈的殷切希望,又有父爱如山的谆谆教诲,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等,诸多情绪兼而有之。
其次,就是对于手的选择与刻画。因为手是第二个能够表达情绪的地方。我之所以选择将李先生的手刻画成苍老斑驳、历经岁月磨砺的状态,一则在直观上与年龄相符,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这只手,令人联想到主人公此生的不易与不凡。在他一生的奋斗中,虽历经磨难,但依然坚贞不屈、自强不息,最终带领新加坡人民在逆境中掘起。而这只大手也连接着新加坡国家的命运。
在服装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人物身着唐装服饰。李先生虽身处新加坡,但他对汉文化及华语却是非常推崇的,从他本人华语的流利程度和标准度便可见一斑。晚年的他,也常着唐装出现在众人面前。相比脸部与手部的精雕细琢而言,衣服则画得较为随性而写意,这样使画面产生对比,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变化。
在天空背景的处理上,我则以象征性手法,刻意将乌云处理成似云似水状,此处含有暗流涌动、诡秘莫测的意味。这样既有暗寓当时国际局势的考量,也有绘画本身水墨关系的需求。如果说,服装的表现手法是小写意,而背景的风云变幻则是泼墨大写意了。如此大开大合、张驰有度的处理,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从而使画面既显得轻松耐看,又突出了主题。
以上就是我的创作理念及创作随谈,或有助于帮助大家解读此画及李光耀先生。
彭宇于合一轩